黨的二十大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并將教育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進行系統(tǒng)擘畫,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特開設專欄,就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行闡釋解讀,為全面準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其中關于教育特別是德育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助力。
摘 要 思政課涵蓋學生“萌芽”“拔節(jié)”“孕穗”“灌漿”期,貫穿大中小學全過程,給學生最長久的學業(yè)陪伴、最持久的啟智潤心。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要堅持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螺旋上升地構建一體化建設的大師資、大教材、大課堂,各學段師資從人民的英雄擴大到英雄的人民,教材從“有字之書”到“無字之書”,課堂從三尺講臺延伸至萬里江山。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要實現(xiàn)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 大中小學;思政課;辯證思維;實踐邏輯
作者簡介 丁帥,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強調:“堅持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統(tǒng)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span style="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font-size: 16px; text-indent: 32px;">[1]2022年8月10日,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fā)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強調,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2]這一工作方案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思政課是必修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縱向貫穿大中小學全過程,橫向覆蓋大中小學生全成員,給學生最長久的學業(yè)陪伴、最持久的啟智潤心,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思政課建設。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必須明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意蘊、辯證思維,深刻把握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邏輯。
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意蘊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fā)展的必然之舉,既需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實現(xiàn)橫向貫通,又需要思政課教師縱向銜接。
(一)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迫切要求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新時代思政課在育人上需結合時代,融入發(fā)展,實現(xiàn)內涵式發(fā)展、高質量遞進,與時代發(fā)展同頻共振、相向而行。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更需思政課教師在橫向協(xié)同、縱向銜接上下功夫。
1.講清楚中國大局需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協(xié)同發(fā)力
思政課教師在立德樹人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中來看待?!?span style="font-family: FangSong_GB2312; font-size: 16px; text-indent: 32px;">[4]這就要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有世界視野,從中國大局出發(fā),站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給學生講清楚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核心是給學生講清楚新時代的中國大局,講清楚中國奇跡和中國道路背后的學理道理哲理,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道路自信。
第一,給各學段學生講清楚新時代十年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講清楚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政方針和戰(zhàn)略部署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中小學階段,思政課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給中小學生講清楚三個“第一”的重要論斷,講清楚新時代中國發(fā)展的三重“密碼”,引導學生堅定制度自信。大學階段,思政課教師要給大學生講清楚貫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大學生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
第二,給各學段學生講清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開啟新文明形態(tài)、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愿景。中小學階段,思政課教師要講清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加強學生的全人格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創(chuàng)新力。大學階段,思政課教師要講清楚“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引導大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第三,給各學段學生講清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格局和治理格局。讓學生明白,黨的領導是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保障;讓學生清楚,黨的領導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障,是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核心保障;引導學生認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引導學生堅信,黨的領導是新時代中國新發(fā)展格局和治理格局的領導力量,從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2.講清楚中國的大歷史需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螺旋接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5]思政課教師要清楚中國的大歷史,善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引導學生明白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把握中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必然性。
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螺旋接力,把握學生成長規(guī)律、思政課建設規(guī)律、教育教學規(guī)律,給學生講清楚中國的大歷史,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更好地認識到“五史”教育的意義。
各學段思政課教師要有大歷史視野,要通過各學段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向學生講清楚任何現(xiàn)實都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講清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講清楚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中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引導學生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自覺、把握歷史主動,引導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6]的時代新人。
3.講清楚中國大背景需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接續(xù)用力“
“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這次總的背景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7]思政課各學段教師既立足本學段學生特點講清楚中國大背景,也要立足本學段課程內容,與中國大背景相結合,接續(xù)用力,講清楚中國面臨的“兩個大局”。
一方面,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接續(xù)用力,站在人類視野和全球視野的高度,小學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向學生講清楚自我與國關系、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中學通過學生的認知和體驗,向學生講清楚自我和時代、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shù)年P系,講清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大學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課程,向學生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講清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手段,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向學生講清楚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背景,引導學生堅定道路自信,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另一方面,各學段思政課教師要運用辯證思維向學生講清楚世界變局與中國全局的關系,講清楚國際和國內這“兩個大局”的關系,講清楚世界變局與戰(zhàn)略全局的關系。小學思政課教師結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8],向學生講清楚危與機、變局與新局的辯證關系。中學思政課教師結合黨和國家事業(yè)在各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引導學生既要看到世界發(fā)展的大勢,也要看到大變局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大學思政課教師結合我國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事實,通過橫向國際比較,引導學生在國際視野中看中國,引導學生堅持中國特色,增強底氣和信心。
(二)胸懷“國之大者”的生動體現(xiàn)
大中小學思政課肩負培育新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是“國之大者”具化的重要載體。理直氣壯開好大中小學思政課,是生動演繹“國之大者”的應然之舉。
1.大中小學思政課肩負教育“國之大者”的特殊使命
思政課肩負教育“國之大者”的特殊使命。各學段思政課要引導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學生成長為“國之大者”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為思政課所肩負的教育“國之大者”的特殊使命給予高度肯定和重視。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敵對勢力的腐蝕對象。大中小學思政課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新時代的青少年,更加自信自強、富于思辨精神,同時也面臨各種社會思潮的現(xiàn)實影響,遇到許多思想困惑。因此,大中小學各學段思政課要從青少年特點出發(fā),教育引導學生用敏銳的眼光觀察社會,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人生,幫助青少年早立志、立大志,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厚植對黨的信賴,在實踐鍛造中不斷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引導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2.大中小學思政課是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關鍵課”
青少年是成長成才的“拔節(jié)孕穗期”,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期。大中小學思政課是用科學的理論引領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關鍵課”。中國共產(chǎn)黨歷來重視大中小學思政課教育,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學段都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青少年的頭腦,使其成長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主力軍。上好成長成才的“關鍵課”是青少年的“導航儀”,上好立德樹人的“人生大課”是青少年的“指南針”,指引新時代青少年茁壯成長,認識事物發(fā)展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激勵青少年錘煉本領、增長才干,立志奉獻祖國、服務人民、造福人類。
3.大中小學思政課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大學問”
思政課既回答人類“來自哪里”“生活在哪里”“去往哪里”的問題,也要回答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思政課不是書本里的“小學問”,而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大學問”。思政課教學涉及的教學內容是大學問。教學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涉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涉及“五史”教育、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首先要做到教學內容一體化,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發(fā)展、國際國內時事變化、國家新的方針政策,常備常新、常講常新,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避免空洞的理論傳授。
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要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將學生關心的深層次問題、尖銳敏感問題的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達到啟智潤心、鑄魂育人的目的。小學思政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要發(fā)掘中國故事中的“大學問”,與各年級各章節(jié)相結合,選擇恰當?shù)墓适?,講好故事所折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9]中學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要運用感悟式和體驗式教學引導學生領悟其中己的實際行動。[10]大學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要以間標的轉變,實值引領的轉變;要引導學生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教學都要在弄懂、弄通相鄰學段教材的基礎上,[11]通過教學理念的變革,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的建設者。
(三)匡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錯誤認識的必然要求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在宏觀設計指導下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在具體執(zhí)行層面還存在些問題??茖W廓清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操階段的現(xiàn)實境遇,是實現(xiàn)真正一體化建設的必然舉措。
1.各學段根本任務和學段目標銜接不到位
立德樹人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根本任務。關于中小學教育,教育部出臺政策文件要求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升學需求使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把精力鎖定在分數(shù)提升上,將升學率作為學段追求目標。就大學而言,盡管思政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就業(yè)需求使得大學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在價值引領的方面則有所忽略。大中小學不同學段思政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脫節(jié)。
大中小學思政課育人目標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育人目標上沒有學段之分,均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奥菪仙?、循序漸進”的思政課一體化要求系統(tǒng)把握各學段課程目標,統(tǒng)各學段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根本任務和學段目標的一體化。然而,大中小學思政課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不聚焦,課程內容有重復,出現(xiàn)偏離教學主旨的情況,根本任務和學段目標難以有效銜接。
大中小學思政課各學段教學缺乏集體備課和交流研討。由于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集體教研機制,導致各學段的教學目標各自為戰(zhàn),缺乏系統(tǒng)規(guī)劃,也沒有體現(xiàn)進階性,學段目標碎片化,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連續(xù)性。[12]
2.各學段課程內容銜接性不精準
課程內容精準銜接是實現(xiàn)思政課一體化的基礎。課程內容是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和學生進行“教”與“學”的依據(jù),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工具。教育部關于思政課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方案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各學段內容交叉重復問題十分突出,課程內容不能做到螺旋上升,各學段銜接不精準。這些問題既影響了教師對課程內容的整合,也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得教書育人的難度有所提高。
課程教材一體化是各學段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出發(fā)點。現(xiàn)行教材中,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的教材內容重復,教材設計不合理。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熟悉相鄰學段的教材,根據(jù)學生成長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整合教材,從備課角度實現(xiàn)課程內容一體化。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上,思政課內容都存在重復。一是初中與高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革開放等方面的內容存在簡單重復;高中與大學在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重復內容較多。二是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馬克思主義傳播發(fā)展和堅持黨的領導等方面也存在簡單重復的現(xiàn)象。三是與不同學段學生認知規(guī)律、教育教學規(guī)律相匹配的敘事話語尚未形成。
3.各學段教師隊伍一體化程度不高
思政課教師不僅是辦好思政課的關鍵,也是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然而,各學段教師隊伍一體化程度有待提高。一是各學段思政課教師缺乏一體化教育培訓。高校思政課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常一位教師負責多個班級甚至年級的教學,龐大的工作量導致各學段教師“各自為教”“各自為研”,內部缺乏互動。二是缺乏一體化交流平臺。高校思政課教師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較少。高校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在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無交集,沒有一體化的交流平臺,不了解相鄰學段教師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三是缺乏一體化交流機制。高校同一學科的思政課教師間有集體備課機制,但不同學科間缺乏交流機制和配套措施。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間關于升學內容、考試重難點交流較多,缺乏對學生思想道德的重視和引導。